2010/11/11

開放系統與封閉系統

Dear Wennie,
公司擁有很強勢的文化,獲利也很好,但是同仁的同質性很高,從外面邀請進來的主管都不適應而離開。怎麼看待這樣的組織體質?
~Robin

Dear Robin,
最近全球科技業的新聞熱點,應該就是蘋果與非蘋果陣營互相叫陣。蘋果執行長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批評Google的Android手機「太破碎」,消費者往
往被迫自行整合所需的功能或服務,而iPhone則具備了完整的整合服務與功能,「消費者想要的是可用的裝置,我們相信整合勢必會擊敗破碎的系統。」

這一番言論,引起非蘋果陣營的撻伐,批評賈伯斯是「控制狂」,並相信開放系統必定打敗封閉系統。誰說的比較對呢?系統是開放或封閉,關係比較大的應該是企業或技術開發者,消費者的確只想要好用的裝置。另一方面,開放系統帶
來的創新能量,又的確是千錘百鍊之後的明證。我們該相信什麼呢?

且讓我們跳脫企業和使用者的角度,放大到人類社會的歷史來看,iPod、iPhone和iPad是怎麼產生的?其實這幾個改變市場規格的產品,都不是全新的產品,早在它們推出的好些年前,它們的前身就出現在被賈伯斯所批評為「破碎」的PC陣營當中,例如MP3播放器和Tablet PC。如果這些產品從未出現,i系列產品今天還能不能如此完美地呈現?

從「陣營」的層次跳開,我們的確可以慶幸,我們同時擁有一個開放系統,和若干擅長整合的企業(其中之一是蘋果),讓開放系統裡奔放的創造力,有機會落實在有能力結合對的夥伴(很驕傲地,台灣企業扮演非常重要的關鍵),在對的時間點,讓消費者享受到好的產品和服務。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今蘋果讓全世界科技業競相仿效的服務AppStore,也融入了開放系統的精神,產生人類歷史上空前(一定不是絕後)規模的集體創作。

再回到產業歷史來看,假如資訊產業如同汽車業或其他產業那般,不是在開放架構下孕育,它能否產生如今從住家、汽車到雲端、完全無縫隙的生活革命?

許多經營者都希望學習賈伯斯,希望自己的企業能夠這樣兼具質感與執行力。但也許這一段「開放vs.封閉」給我們更大的啟示,並不是如何變成賈伯斯,而是在我們的組織裡,存在一個開放系統,可以是一個網站、一個社群組織,或者一個部門。堅定相信、並永遠不要關上這扇門。
∼Wennie

來源網頁
Site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