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27

這樣玩動畫也不錯!

真的!這樣玩動畫也不錯!

透過之前一篇文章~英國動畫的實用性~的介紹

其實不難想像動畫作為一種"創意表達工具"的靈活應用,有很多的可能性...

這次舉的例子不算多 ( 時間有限 ),但也足夠作很多的想像了...


ANIBOOM 本來為一動畫分享平台,現在甚至再擴展商業應用~作為專案共創平台。

aniboom

稱之為~Aniboom Virtual Studio (AVS)

動畫師等等相關專業人才,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案(由外部企業公司等等提供的)。

最有名的例子是~MASS ANIMATION

MASS ANIMATION




青禾動畫影集 - APP

青禾動畫影集

青禾動畫成立於1991年,主要業務為原創動畫內容開發及衍生產品授權。

2005-2006年,“微笑的魚”動畫電影短片,獲得包括「亞太影展最佳動畫」、「柏林影展國際評審團特別獎」等十多項國際影展的肯定。

2006年,“Jokes”動畫系列短片, 參加法國坎城第二屆「行動電視獎」 獲頒「最佳原創行動內容」獎的殊榮。以一系列充滿爆笑搞怪的角色、豐富的內容及多元的題材,提供觀眾紓壓的管道、學習幽默的人際溝通及情感表達,透過精采有趣的動畫,使人與人之間更加融洽。

2009年“老爸謝謝您”榮獲第四屆中國原創手機動漫遊戲大賽MOCA金獎。

青禾動畫除了提供數位內容加值服務,更積極開發各項新產品,應用在各種不同的平台,期許在全球動畫市場成為卓越品牌。


金石國際行動娛樂遊戲部落格

動畫影集「小太陽」

行政院新聞局於22日公佈99年電視金鐘獎得獎名單,由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所播映的動畫影集「小太陽」榮獲最佳動畫節目獎的殊榮。而金石國際資訊與小太陽動畫製作團隊導演邱立偉、編劇郝廣才先生合作,將這段由1956-1970年,跨越整整十四年見證台灣社會生活的精采動畫影集,合作開發成iPhone電子動畫書「小太陽」。為與iPhone迷們共同分享「小太陽」獲獎的喜悅,即日起,推出「小太陽」 iPhone / iPod touch電子動畫書,第一集免費試閱的活動優惠,讓更多尚未看過林良老師作品的iPhone迷們,隨時可以透過App Store下載最新的動畫書,體驗優質動畫「小太陽」所帶來的魅力。

台灣知名作家林良同名原著「小太陽」改編,臺灣動畫導演邱立偉與編劇文壇才子郝廣才先生,將這段由1956-1970年,跨越整整十四年見證台灣社會生活的精采故事,轉化為適合親子闔家觀賞之電子動畫。記錄了人生中的許多可貴的「第一次」,結婚、成家、生子,到成為一個三個女娃的父親,這些生活中不能重來、可貴感人的片段,林良以他特有流暢的文筆,詼諧幽默的筆觸,栩栩如生地一一刻畫出來,紀錄著一個小家庭在點點滴滴的生活瑣事中,體驗耐人尋味的幸福。

動畫影集-小太陽


上線以來蟬聯六個月全球下載排行前50的兒童電子書!

ipad kids app--布依族的射日傳說ipad版

布衣族的射日傳說動畫

iTunes APP Store

布克聽聽兒童動畫書_布依族的射日傳說


2.0的動畫人愛地球Part1

Coalition of the willing




Coalition of the willing ,正如它的名字所示,是一個合作動畫項目,通過互聯網,把全世界有同樣想法的動畫製作者聚集在一起,希望通過一套短片集,號召大家一起對抗全球變暖。 顯而易見,這個問題無法通過把氣候峰會地點從哥本哈根搬到南極洲來徹底解決,靠動畫更不行,但至少可以呼喚更多人'善待地球,改變你的生活方式'。

影片欣賞:Coalition of the Willing - Titles from mr nav on Vimeo.

另外如果有iPhone的朋友還可以直接 下載觀看 噢~

CoalitionFilm


另一個電子書模式 Momobook

Momobook

由瑞策國際推出的 Momobook 主攻圖文電子書作者,只要作者提供圖文素材,Momobook 就幫作者包成一個 iPad APP,也幫忙圖文作者上架,並根據APP內容的複雜度,收取一定的製作費用。

另一方面,「愛出版 Presstation」也推出相同的解決方案,這些不停萌芽的內容加值服務,到底是幫助內容創作者爭取更多營收的工具,還是跟著潮流先賺著走的產品,也是 2011 年值得觀察的地方

官方網頁



跟著APP浪潮 你就是下一個創業英雄 (轉貼自數位時代)


採訪.撰文/何宛芳

一個人,花一個晚上,沒有具體金錢成本,賺二十五萬美元。這不是天方夜譚故事。它是App創造出來的天外奇蹟:有夢想,就去實現,人人都有機會。

康姆(Joel Comm),一個來自美國的工程師,在二○○八年聖誕夜前夕,製作了一個可以將iPhone變為不停製造各種詭異放屁聲的應用程式iFart Mobile。一個看似令人不解的創意,卻獲得了廣大迴響。不過是一個聖誕假期,這套軟體就已被下載三十五萬次,且每次下載還得花上○.九九美元。僅僅數周,康恩就有近二十五萬美元入袋。

麥克尼拉(Michael McNeela),一個住在英國倫敦的十七歲高中生,由於親身的需求,讓他知道當地電信營運商O2的使用者,極需一個可以計算通話時間的方法。

於是他開發了名為Mobile Allowance的iPhone應用程式。於是短短時間內,四萬次下載,讓他立刻有了一萬五千英鎊的「零用錢」,讓他可以買下夢寐以求的超級豪華筆記型電腦。

舊金山,由四位成員創辦的Tapulous,一連幾個將跳舞機遊戲移植到iPhone上的Tap Tap系列指尖跳舞軟體,讓他們成為應用程式市場的焦點。最新一版售價為○.九九美元的Tap Tap Revenge 3,同樣也熱鬧滾滾。

三周內,Tap Tap Revenge 3已獲得一百萬次下載,除了近七十萬美元的下載獲利外,他們的公司還被創投相中,獲得二百八十萬美元的資金,包括創投Khosla Ventures及Salesforce.com執行長班尼諾夫(Marc Benioff),都是公司幕後的投資人。

狂潮影響一:發現人生新舞台
以上的故事,不同的主角,散落在全球的各個城市,但他們的人生全都因為iPhone而改變。讓他們有機會一展長才的,就是App Store這個於○八年七月登場的新銷售平台

同樣也曾在App Store以一套抓牛遊戲軟體Catch Cows,擠進排行前百大,意外獲得一筆小財富的工程師,同時也是iDevTW論壇的主持人陳尚志(娃娃魚),是如此看待這一波波的獲利傳奇:「iPhone與App Store改變了消費者購買軟體的習慣。」

不用花大錢換手機,只要靠著帳號加上密碼就能買到應用程式,手中的裝置頓時就有了成千上百萬種新用途。這是iPhone開啟的新智慧型手機時代,獲利的贏家不再像過往,只有電信商與手機製造商,與少數的軟體供應商。

任何人只要有創意、有技術,都能靠著一個直達消費者荷包的應用程式市集,獲得向全球消費者直接兜售的管道。這成了全球新創公司投入的新戰場,也引來全球創投資金的積極鎖定。甚至有人預測,這會是繼網路產業後另一波浪潮。換句話說,跟著它,就有機會找到另一個Google。

台大資工系助理教授,也同時是Android應用程式「玩透透」開發成員的陳彥仰,以「破壞式創新」(new market distuption)來形容蘋果App Store:「消費者對應用程式市集的需求一直存在,但卻未被滿足,App Store的成功,是這波熱潮重要的驅動力。

的確,繼蘋果的App Store之後,各種手機平台市集,快速地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包括Google Android Market、諾基亞Ovi Store、微軟Windows Marketplace for Mobile,甚至連電信營運商都紛紛跳出來,想分一杯羹。遠傳的S市集,就是搭上熱潮的台灣代表。

狂潮影響二:服務走向全球化
遠傳電信服務與產品創新育成中心副總經理陳立人,則將手機應用程式商機視為漸進的發展過程。他表示,過去日本就曾十分風行以瀏覽器及Java程式語言,開發手機應用程式及服務,「當時沒有走向全球化的原因,是Java規格沒被統一,以遊戲來看,每款都要準備二百個版本。」

現在以iPhone為首的智慧型手機各平台,將開發規格統一,並釋出方便的開發工具,加上3G大環境的成熟,越來越多人在電信商的鼓動之下,申請吃到飽的上網費率,也間接讓應用程式有了低成本流通的高速公路。這些都是烘托出今日手機應用程式風暴的推動力。

但這些市集與環境提供的都還只是舞台而已,這劇碼真正的主角,其實是全球各地成千上萬的程式開發商。一夕致富、淘金熱,這些都是人們對這個現象的形容詞。雖然普遍的現實,不見得如同形容般的「戲劇性,」但無人懷疑,一場以智慧型手機為核心的「應用程式經濟」(App Economy),已在世界各地成形。

隨著各家平台陸續加入市集商店經營,手機應用程式戰場已經邁入了新的一頁,除了應用程式開發商將成為各平台拉攏的重要夥伴之外,開發商也將各自走向企業化、規模化的經營模式。

狂潮影響三:產業鏈重新洗牌
管理顧問公司德勤全球研究總監李保羅(Paul Lee)就指出,雖然應用程式所帶來的營收,相對於手機硬體銷售來說,仍然偏低,但這卻會是各家平台差異化的主軸,並將影響到消費者實際的手機購買決定。「最大的贏家,會是那些擁有最佳商店的手機製造商,而這也將為他們帶來更好的銷售量與毛利,」李保羅直接點出了各家廠商爭相切入的關鍵。

台灣微軟資深開發技術經理王森則認為,競爭會讓各平台經營者開始積極建立平台上多元的軟體選擇,並爭相拉攏開發商加入,「平台很多的時候,內容(content,此指應用程式)就能被凸顯。」此外,他更進一步預測,手機應用程式市場發展路徑,會重演當年遊戲主機市場的競技橋段,在八○、二○法則下,那屬於市場銷售前二○%的程式,未來將花落誰家?又是否為獨家合作?在在都是市場角力的核心。

應用程式將是決勝點,但對平台來說,真正需要的會是那二○%,」王森表示。而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真正影響開發商抉擇的,到底還是哪裡才有真正的營收進帳。

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顧能(Gartner)最新的研究便指出,二○一○年全球消費者在應用程式市集上消費的金額,將高達六十二億美元,而這個數字到了一三年,還會一路狂飆至二百九十五億美元。獨立應用程式商店GetJar執行長羅爾斯(Ilja Laurs)更大膽預言,二○年時手機應用程式規模將一舉超越網路產業。

「去年是看到商機,今年我們會看到真正的營收,」諾基亞台灣市場營運行銷協理余倩梅預測,一○年將是應用程式商機起飛的關鍵時刻。

狂潮影響四:內容就是行銷
的確,應用程式開發商現在已成為全球手機產業最紅火的一個族群。但這也相對將帶來應用程式開發商之間更激烈的競爭,而且這次他們還得面對一個全球市場,比創意,比技術,還要比行銷與速度。「競爭環境已改變,現在的手機都能很快地連到開放的網路上,提供內容的人也變多,如何提供真正的價值主張(value proposition)就相對變得更重要,」余倩梅進一步說明。

對此,陳彥仰也觀察到,手機應用程式經濟的運作模式,已逐漸開始成熟:「○八年是要靠點子成功,○九年已經慢慢轉變成商業市場的運作邏輯,公關、行銷都變得更加重要。

身處在潮流中、天天都在與全球開發商諜對諜的陳尚志,感受就更是深刻,尤其是進入App Store排行榜前一百名之後,各大軟體公司豐沛的行銷資源與手法,都讓陳尚志腹背受敵、喘不過氣來:「競爭環境在改變了,不可能永遠是一個人單打獨鬥,現在曝光都成問題,更何況要一夜致富?」

而陳尚志所面對的,正是所有開發商必須正視的競爭現實。在消費者對使用者介面、品質等要求的提升下,一個分工細密的產業鏈已成為必要。習慣單打獨鬥的台灣開發商,若能夠透過更積極地互動、交流,藉著彼此的經驗相互累積,甚至發揮各自所長,分工發展,這不僅是台灣應用程式開發商的機會,更是我們最接近世界焦點舞台的嶄新時刻。

Google台灣區總經理簡立峰就指出:「台灣的機會在於結合長期以來的硬體實力。」只要積極培養軟體開發人才與資源,與硬體實力加乘,利用網路的開放平台特性,台灣軟體創意,就有機會更快速地與國際接軌。那時下一個Google不僅可能來自應用程式開發商,還有可能來自我們的寶島,台灣!

Sitetag